南洋女儿情剧情介绍?最大挑战是还原当年的南洋味儿

大家好,关于南洋女儿情剧情介绍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最大挑战是还原当年的南洋味儿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1、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南洋女儿情》讲述的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南方女性下南洋谋生的传奇故事,该剧也是导演郭世民和男女主演肖燕、戴向宇在《小娘惹》之后的再度合作。日前,导演郭世民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表示,肖燕和戴向宇虽然实际年纪有一定差距,但演一对恋人依然般配。“肖燕骨子里就有很多和剧中欧阳天晴相似的性格,开朗直率,有很多想法,她自己也觉得很像天晴。戴向宇对邝海生这个表面流里流气,实则敢作敢当的角色拿捏得非常准,很生动很讨喜。”

2、“红头巾”的故事充满了传奇性和历史性

3、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三次大规模人口迁徙,分别是“闯关东”“走西口”和“下南洋”。在这三次人口迁徙中,“下南洋”是其中路程最远、环境最恶劣却也最为壮观的一次跨国大迁徙。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广东三水地区的年轻女性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来到南洋,在建筑工地讨生活,她们头戴鲜艳的红色头巾,人称“红头巾”。《南洋女儿情》正是主要聚焦于这样一群传奇的女性,她们在异国他乡自强独立、艰苦奋斗,凭肩扛手挑干出一片自己的天地,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得到了大家的尊重。在导演郭世民看来,“红头巾”们波澜壮阔的故事充满了传奇性和历史性,而全剧人物众多、关系错综复杂、情节跌宕起伏、每一个人物和事件都充满了传奇的色彩,这些元素都非常吸引他,“我也被她们自尊自强、永不言弃的精神深深打动。”

4、《南洋女儿情》聚焦“红头巾”。

5、剧中,欧阳天晴(肖燕饰)想为阿爸建一所大房子,她从三水老家来到星洲,做“红头巾”。从下船那一刻起,她就敢于在小姐妹受到威胁的时候挺身而出,欧阳天晴直率,敢爱敢恨,非常有活力。“红头巾”不但要从事最辛劳的体力工作,还要面对各种竞争。在欧阳天晴不懈的努力下,“红头巾”和昔日的“死对头”“蓝头巾”冰释前嫌,让在星洲工作的所有华人女性,互助、互爱,成就了一段段佳话。郭世民坦言,虽然欧阳天晴刚到星洲时会让人觉得她鲁莽、爱出风头、总是惹事,但她有成长,后期慢慢变得会用智慧处理要维护和团结的事情。“天晴在遇到困难和解决问题时是有大局观的,而且她还有创业的勇气,是一位很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女性。”

6、耗时两年还原搭建了“牛车水”

7、为了拍出原汁原味的南洋风土人情,《南洋女儿情》主创团队耗时两年还原搭建了“牛车水”(新加坡唐人街)、“豆腐街”等规模庞大、细节精细的历史建筑,并在新加坡、上海、海口等多地选景、搭棚进行拍摄。

8、据郭世民介绍,虽然“红头巾”当年的生活场景现在已经找不到了,但是新加坡的三水会馆、红头巾博物馆、红头巾雕像等随处都能找到她们的身影。比如红头巾博物馆重现了当时她们的生活环境,红头巾住的房间每个只有5平米左右,两张上下铺要住4个人,东南亚地区的赤道附近常年炎热,可以切身感受到当时的艰苦。“在这样的环境下去奋斗、去争取自己的生活,真的非常的不易。”

9、新京报:除了疫情的影响之外,整部剧的创作中,最大的挑战来自哪里?

10、郭世民:最大的挑战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如何在国内拍摄中准确地表现和还原当年的“南洋味儿”。所谓南洋味体现在很多方面,如场景、服化道、台词等。为此我们在上海搭建了一整条南洋的街道——豆腐街,以及豆腐庄。这条街道从细节上就要非常准确了,牌匾、路灯灯杆、消防栓以及沥青路等种种细节都要推敲。曾经有人问,这里怎么会有沥青路呢?其实那个年代在星洲已经有沥青路了,只不过细腻程度不像我们现在这样,当时是很大颗粒的路面,所以我们就用大颗粒的石子加沥青来做铺设。包括街道上牌匾的名称以及字体和书写的方法我们也考证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历史照片,并请教了新加坡当地的文化老师和一些资料收集员。还有一点,《南洋女儿情》表现的是东南亚赤道附近新加坡的故事,地处热带,我们却是在寒冷冬季的上海拍摄了大部分的内容,对于演员是特别辛苦的。零下的气温中穿着薄衣单裤,为了拍摄画面中说话没有哈气,提前含着冰块。所有演员以及幕后的工作人员都特别认真敬业,从没有怨言,让我非常感动。

11、《南洋女儿情》讲的是包括“红头巾”在内的星洲众生相,表现的是一个女性群体,所以第二个挑战就是大量的群戏。我希望每场群戏展现出来能有所不同。怎么把戏展现得有意思,主次分明,从演员调度和摄影机的运动上剧组都做了很多功课。比如拍摄“蓝头巾”来告别、彻底消除隔阂的戏,我把大家从人来人往的豆腐街口调回豆腐庄里,“红头巾”“蓝头巾”围成一个圆圈,从形状上看,没有了棱角与彼此对立。在双方衔接的地方,都有一些红蓝头巾的穿插,表现一种特别稳定、特别平和圆满、特别融洽的气氛。在内涵上,代表双方真正的和解。而另一场声势浩大的对峙戏,为了更好地烘托角色情绪,我们也躲避开傍晚的自然暖光,用烟饼制造出阴冷压抑的气氛,虽然为拍摄增加了困难,但效果令人满意。

12、新京报:在将近100年后的今天,在你看来《南洋女儿情》对现代年轻观众有什么意义?

13、郭世民:虽然《南洋女儿情》讲述的“红头巾”的故事已近百年,但不论在什么年代,剧集所表达的自立自强、与人为善、艰苦奋斗的精神都值得传承传播。下南洋,走西口,闯关东等都是为生活所迫……背井离乡、漂泊千里万里、异地异国奋斗一生。那个年代和亲人的分离也许意味着再也无法相见。小时候常常听长辈们教育子女,祖辈如何艰难,你们要懂得珍惜,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慢慢体会到这些话的意义。我们无法回到那些艰苦的年代去真的体会和感受艰辛,但我们不能忘记。要记住过往、珍惜现在、珍惜在乎你和你在乎的人、珍惜你热爱的事业。片尾曲《如若有光》有句歌词:人生怎样算好坏,边走边猜。这其实就是“红头巾”的精神和人生态度,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人生态度,不要计较太多得失,敢于尝试、敢于突破自己。不论面临多大的困难,都自强自立、勇于面对、永不言弃。

关于本次南洋女儿情剧情介绍和最大挑战是还原当年的南洋味儿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