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小说

大家好,关于中国制造小说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春节限定书单:每本都是“中国制造”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HappySpringFestival/

一通胡吃海喝过后,过年陷入无聊。这时,总嚷着没空阅读的你,还不恶补一下精神食粮?

朋友圈晒书的很多,却没几本“MadeinChina”。而春节的情绪和氛围,恰恰和中国文学更搭:回归家人身边,呆在熟悉的房间,翻翻上学时那个老书橱,有爱不释手的,也有从没读进去的“晦涩大砖头”……有一种无可替代的温暖和窝心。

今日值班编辑Soda,就和你分享一张绝不沉闷的“中国制造”书单,不信?找来读读咯!

IllustrationbyIlyaMilstein

走亲访友时,

包中书要“拿得起,放得下”

一篇篇独立成章的书,适合随身放在包里。走亲访友时,见缝插针地打发一下堵车的空档、等候的空档、做客时和大家点头微笑后,既没话聊……也不好走开的空档。

《冬泳》

作者:班宇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年:2018年

“有冬泳经验的人都知道,

水里比岸上暖和。

这些人没有试图上岸,

只是为了让自己一直浮起来。”

《冬泳》写了7个原汁原味的北方故事,有时你会觉得班宇写的是确切的东北,窘迫和正义交织,寒风、铁轨、大雪、下岗和赌博的人……有时你又觉得,它有真实世界所没有的神奇和飘忽。

那似乎是个被抛得很远的时代,又似乎和我们小时候瞥见的社会如出一辙。

《台北人》

作者:白先勇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5年

“那不是一个具体的‘家’,

一个房子,一个地方,或任何地方

——而是所有关于中国的记忆总和,

很难解释,可我真想得厉害。”

《台北人》囊括了台北各阶层的众生相:上流太太、知识分子、商人、舞女,他们来自不同城市(上海、南京、四川、湖南、桂林等等),地位悬殊,人生各异,但每个人都背负着无法斩断的往事。

在春节里读这本短篇集,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乡愁”的另一种形式来体味。

《这些人,那些事》

作者:吴念真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2011年

“当时充满怨怼的曲折,

后来好像都成了一种养分,

这些人、那些事

在经过时间的筛滤后,

只剩下笑与泪与感动和温暖。”

也许你并不熟悉吴念真,侯孝贤导演的经典电影《恋恋风尘》和《悲情城市》剧本都出自他之手,《恋恋风尘》甚至脱胎于他自己的初恋故事。

他的青春岁月,正赶上台湾经济起飞的年代。在这本随笔里,他用真挚浓郁的情感回顾自己一生,从友谊,到家人,再到故乡,生命里越是重的事,越要轻拿轻放。

《聆听父亲》

作者:张大春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08年

“我父亲赌上气,抽身就走

──我自己也有这种行事气质,

一副随时可以向世界永远告别的姿态,

然后花一辈子气力去后悔。”

70岁的父亲因为一次摔倒再也站不起来,于是40岁的小说家张大春写了这本口述家史,给自己未出世的孩子,希望通过这本书,“这个不存在的孩子将会认识他的父亲,他的父亲的父亲,以及他父亲的父亲的父亲。”

父亲是家族的一种纽带和象征,把散落的时间和情感串联起来。读完《聆听父亲》,回家看到自己父亲,你或许会感受到以往被自己忽略的东西。

趁一年中最饱的时候,

读“美食博主”们的大作

过年总是经不住劝,吃太多。是为了让亲人高兴,也有因为这些味道平时真的已经吃不到了。

一顿接一顿的“风卷残云”之余,看看作家们到底有多会吃,也给自己找些好好生活的小灵感。

《肉食者不鄙》

作者:汪曾祺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2018年

“活着多好呀。

我写这些文章的目的

也就是使人觉得:

活着多好呀!”

汪曾祺一生写吃的文字实在太多,市面上的旧文新编也很多,这个版本是其中编选得很用心的一个。

即使是大过年的,我们也不建议你深夜阅读本书,不然很可能会像个恶狼似的到处找宵夜。

《随园食单》

作者:袁枚

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2000年

“凡事不可苟且,

而于饮食尤甚。”

清代大才子袁枚每次在外做客,吃到中意的食物,他都要让自己的家厨向主人的厨师讨教做法,于是积累了大量珍贵的食谱,也就攒成了这本从菜肴到酒水一应俱全的《随园食单》,随手翻翻,都让人食欲大开。

不过我也还是要告诉你一件事:袁枚先生,压根不会做饭。

《雅舍谈吃》

作者:梁实秋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7年

“人之最馋的时候

是在想吃一样东西

而又不可得的那一段期间。”

另一位作家界“美食博主”梁实秋,当然也不得不提。从烧鸭、佛跳墙,到啤酒、麦当劳、日料……他写吃的从不“端着”,行文轻松,口味广泛。

最早的一版《雅舍谈吃》收录了57篇关于食物的随笔,每篇都以一种食物的名字为题,而这本则完整收集了梁实秋的96篇谈吃的文字。

用不出房间的旅行对抗无聊

“轰轰烈烈”的春节,到后半段也难免归于平淡。在家无聊时,便想靠着亲切的旧沙发椅,在午后的光线里,读一点不出房间就像在旅行的文字。

《威尼斯日记》

作者:阿城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2015年

“下午开始刮风,

圣马可广场那些接吻的人,

风使他们像在诀别。”

阿城既是作家,也是编剧,《小城之春》和《聂隐娘》都是他的代表作。在威尼斯生活的三个月里,他细腻地观察路人和当地的俗世生活,写景色的同时,也不忘见缝插针地写艺术和文化差异。如果每个作家心里都有一座城,阿城的城,一定就是威尼斯了。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

作者:黄永玉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年:2006年

“意大利,尤其翡冷翠,

每当你接触到神或历史人物时,

觉得亲切,感触到温暖的人味;

他们像你的好友、亲戚、街坊——

令人流泪的故事,琐碎的是非,

难以启齿的风流肮脏,

酗酒使气,天真的宣言……”

这位可爱的老头儿,在1991年的春夏,从巴黎塞纳河畔到佛罗伦萨街头,一边游走,一边支起画架记录风土人情。

这本随笔集里的每篇文字,都配有黄永玉的油画和水彩作品。他的文笔胜在随心所欲,即使是并不连贯的叙事,也充满身临其境的画面感。

《冬牧场》

作者:李娟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年:2012年

“羊的一生是牧人的一年,

牧人的一生呢?

这绵延千里的家园,

这些大地最隐秘微小的褶皱,

每一处最狭小脆弱的栖身之地……

青春啊,财富啊,爱情啊,希望啊,

全都默默无声。”

2010年冬天,作家李娟跟着一家哈萨克牧民,深入阿勒泰南部的冬季牧场和沙漠,过了一段长达四个月的荒野生活,有意料之中的艰辛,却也有从未想到的乐趣。

这本长篇纪实散文便记录了这些“荒野主人”冬季转场时的真实经历,那是一年四季活在城市格子间里的我们,永远也不会体验到的生活,但透过文字,你也可以参与其中。

回城路上“杀死时间”

闹哄哄的年过完了,我们也要带着一颗清净的心,回到工作所在的城市了。

独自坐在交通工具上,难得微信工作群还没恢复闪个不停的状态,抓紧和自己相处片刻。?♂?你也可以借这段时间,读些值得沉浸其中的长篇故事。

《北鸢》

作者:葛亮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6年

“若存了降尊纡贵的心,

在矜持与无奈间粉墨登场,

远不及放开来演一出戏痛快。”

由“风筝”这个意向串起不同时代的众多人物,让他们不急不缓地出场,风物人情、市井日常、戏曲书画也都囊括其中,看得出《红楼梦》对这本书的影响之深。

家族记忆一直是葛亮写作的“隐形主题”,这大概也解释了为什么写民国纷乱的那么多,但《北鸢》字里行间的气质,会如此接近那个时代。

《人间:重述白蛇传》

作者:李锐蒋韵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11年

“一千年如同一天,

一天如同一千年。

她为什么要离开那里,

来这人间呢?”

当时,英国坎农格特出版社邀请了各国作家对本国神话进行改写,李锐与蒋韵夫妇俩一起对民间传说《白蛇传》进行重述,创作成了《人间》。

小说不再把爱情为主线,还颇有新意地突破了法海的固有形象,甚至借“法海札记”的形式,用第一人称的视角,使他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动机、有情绪的人。

《繁花》

作者:金宇澄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13年

“人和人,无法相通,

人间的佳恶情态,已经不值一笑,

人生是一次荒凉的旅行。”

《繁花》都出版5年了,身边仍不断有朋友为它叫好,而这股流行大概还会延续到(某年某月)王家卫掌镜的电影版上映吧。

顺着小说描写,你可以在上海街头找到那些确切的地点。从1960年代到1990年代,两个时空的叙事线亲密交替,除了类似说书人的“咄咄逼人”的沪语腔调,上海的衣食时尚变迁,也都融入其中了。在慵懒的新年里,找个暖和的角落读起来,必定格外有趣。

............

今年春节,你准备读些什么?

又有哪本好书,

是你的私藏挚爱,值得一读再读?

在评论区一起分享吧!

撰文-Soda

Presentedby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