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虐的恋人

今天给各位分享施虐的恋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受虐型人格,如何摆脱施-受虐关系,踏入好的亲密关系?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武志红老师说,人们对自己的痛苦都有一种热爱。

受虐型人格会主动地追求痛苦来感到愉悦,除了身体上的受虐,在精神上他们的受虐倾向往往表现为过度依赖他人、自我贬低、无法自己做决定等。有受虐者就会有施虐者,施虐者往往通过对他人施加痛苦,或控制别人来感到愉悦。

事实上,施虐者和受虐者是相互依赖的,并且受虐倾向和施虐倾向,往往会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也就是说A事件的受虐者,可能会成为B事件的施虐者,去对比自己更弱小的个体实施虐待。

前面提到,施虐者和受虐者是相互依赖的,因此施-受虐关系有利于带给关系中的人安全感,以及逃避孤独,而拆分开说,对受虐者,施-受虐关系可以帮助其躲避掉责任,而对施虐感,可以利用受虐者来逃避无能感。

施-受虐关系看似可以让施虐者和受虐者互利互惠,但实际上这种安全感与满足只是假象,它只能暂时掩盖人们的焦虑和恐惧。只有拥有正常的亲密关系,才能获得长久的安全感。

首先要了解施-受虐关系是如何形成的,才能对症下药,建立正常的亲密关系。临床试验证明,施-受虐跟童年创伤是紧密相关的。

主要来源于以下5种童年创伤模式:

1、曾遭遇过未经良好处理的丧失,比如父母的突然离去。

2、养育者比较挑剔,或者常常使孩子感到内疚,比如养育者说为了你我辞掉了工作,你连及格都做不到。

3、父母与子女关系倒置,子女要代替爸爸或妈妈,去照顾、支配另一方。

4、童年经历了暴力、虐待性事件。

5、家庭抑郁史,孩子认为自己要为家庭负责。

如何摆脱施-受虐关系,建立正常的亲密关系?

·关注对方的需要,学会真诚地付出

尊重对方的独立性;与对方沟通时,倾听他们的真实需求,而不是主观臆测;支持对方通过积极、健康的方式实现自我。

·爱人之前先学会自爱

尊重自己的独立性;从小事开始,去满足自己的需求,并学会承担责任;捍卫自己的权利和边界感,学会拒绝。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